近几年,我国啤酒进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,市场表现颇为强劲,对国内啤酒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,这使得国内啤酒行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,对未来啤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,而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成为摆在中国啤酒企业面前重要的问题。通过了解我国啤酒进口的市场现状,分析进口啤酒对国内啤酒的影响,提出我国啤酒企业应对进口啤酒竞争的对策,为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。
(三)进口啤酒的来源国
我国市场中,国外啤酒占比最大的为德国,2016年在市场中所占比值达到了35%;荷兰位于第二,占比24.6%,同比增长79.73%。这两个国家的啤酒在中国市场中占据着领先位置。无论是销量还是金额占比,它们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。这种现状证实了国内啤酒消费态势,同时也能看出创新对国内顾客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。国内啤酒公司借助于价格战的方式不断的占据市场份额,在商品差异上不够显著,具有一定的同质性,而进口啤酒不论是种类还是形式上都是相对较多,这刚好填补了国内市场中的空白,获得了发展机会。
二、进口啤酒大增对我国啤酒企业的影响
(一)国内主要啤酒缺乏价格优势
各啤酒品牌接踵而至,国内啤酒的总体产能不断提升,以至于啤酒的产能供过于求,众多品牌为了快速释放过剩的产能、提升市场竞争优势,已开启价格战模式。价格竞争虽然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,价格竞争在不经意间已成为一把“双刃剑”。适度应用,则有利于企业短时间内加大销量、扩展市场份额;运用过多,就会对自身品牌价值造成伤害,最终影响其竞争实力。
国内啤酒的平均价格在50元/箱(500ml*12瓶装)左右,而进口啤酒的平均价格在92元/箱(500ml*12瓶装)左右,差距较大。在进口总数不断上涨的时候,部分品牌开始使用降价与促销的形式进行销售。如之前销售单价为13元,容量为500ml的啤酒,如今只能卖到9元,甚至是更低,这些都是为了获得更多市场。进口啤酒的利润率在50%-60%,较国内啤酒要高很多。例如:青岛啤酒,他的麦芽是进口优质的大麦,所以成本高,每箱啤酒的纯利润一般不到11元。而有些进口啤酒,特别是一些德国啤酒,它主要以本土产的大麦芽为原材料,成本较低,零售价每罐在14-24元内,但其出厂价一般不到7元。这种现象也使经销商和酒行更加青睐进口啤酒。